5月14日,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石坝彝族乡安乐村5组的张定秀牵着牛到山间吃草。看着自己养的“西门达尔”杂交后代肉牛一天天长大,她的心里充满着期待。然而,谁又会想到,作为新鲜事物——“西门达尔”杂交后代“洋牛”的落户,过程却极为艰辛。如今,它们却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该县年出栏“西门达尔”等杂交肉牛4万余头,产值突破3亿元。
农民养“洋牛” 政府发红包
“那个时候,大家的观念都较守旧,谁也不想去尝试。现在,没养‘洋牛’,那才被人瞧不起。”5月14日,说起“西门达尔”杂交后代的落户,石坝彝族乡安乐村村支书桑良云这样告诉记者。
叙永县地处川滇黔边陲,而石坝、分水、麻城等17个南面乡镇,天然绿色草料、玉米、秸秆等牛的喂料十分丰富。但是一直以来,当地农民传统养殖的是个头体型较小,仅仅用作耕地的山地黄牛。
如何充分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发展牛经济,改变农民的贫穷现状?1979年,该县畜牧局通过考察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引进瑞士优质肉牛——西门达尔的“冻精”准备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饲养。该杂交牛不仅体型大,而且还集乳、肉等集为一体,是极为优良的牛品种。
“要养你们自己养,我们可不干!”然而,当畜牧部门和政府人员深入农户宣传动员这一新鲜事物时,农民却坚决反对。他们一致认为,该牛头上的白花就像戴孝一样,花纹不吉利,并将其称为“孝子牛”。
当年,为了打消农民的顾虑,该县除了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的同时,还对养牛户奖励粮食和公分,并对配种成功的发红包。据该县畜牧局畜牧生产站工作人员税昌直回忆,当时,凡是愿意配种养殖该牛的养殖户,每户可以得到50斤玉米或者同等的公分补助。为了积极做好国家推广的秸秆养牛示范项目和省上推广的肉牛短期育肥综合技术推广项目,1992年,该县还对配种成功的养殖户奖励百元红包。
户户比拼 贫困村变富裕村
在补助和奖励政策的助推下,该县南面17个乡镇部分农民带着试一试的心理先后走上了配种“西门达尔”的养殖之路。
“不管哪个方面,确实比山地黄牛有优势!”养了20多年“西门达尔”杂交后代肉牛的汤向友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据他介绍,他家每年一般情况都养殖3头“西门达尔”杂交后代,其中有2头母牛。每年把两头母牛产的2头牛犊养大了卖,一年能赚2万多元,“除开配种成本约200元外,几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养殖开支”。汤向友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一年中,同时养殖1头山地黄牛和“西门达尔”杂交后代,卖了后经济效益至少有4000元左右的悬殊。
早在上个世纪末期,为了促进养殖交流,该县还多次组织召开赛牛会。赛牛会期间,来自该县17个乡镇的数千头各种各样的牛聚在一起,根据个头大小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奖者除了获得奖牌和奖金外,还要在众人面前带上大红花。但是经过数次赛牛下来,往往都是“西门达尔”杂交后代拔得头筹。
看好“洋牛”的各种优势,尝到甜头的农民,纷纷放开手脚进行大势养殖。以安乐村为例,很多养殖户由最初的1头,增加到3头或者5头,甚至更多。
“哪家喂得最大,他就是大拇指。”接受采访时,桑良云给记者透露了一个秘密,目前,养殖“西门达尔”杂交后代个头的大小,已经成为该村群众养殖上约定俗成的攀比方向,“尽管攀比,不过,这却是大家致富上的好事,久而久之,产生了养殖上的‘安乐精神’” 。
目前,该村400多户农民,养殖“洋牛”1400多头,年产仔约800头,产值高达700多万元,户平增收近2万元。昔日贫穷的安乐村,摇身变为远近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关键词:屠宰设备 屠宰机械 猪屠宰设备 牛屠宰设备 羊屠宰设备 猪屠宰机械 牛屠宰机械 羊屠宰机械 宰生猪设备 宰猪设备 宰牛设备 宰羊设备 宰生猪机械 宰猪机械 宰牛机械 宰羊机械 畜牧屠宰机械 畜牧屠宰设备